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當鄉村振興的春風拂過三秦大地,一場以“善”為名的變革正在古老土地上悄然生長。
日前,陜西省慈善協會召開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經驗交流時,來自全省10個縣(市、區)的基層慈善協會會長帶著泥土芬芳的實踐案例,在會上分享在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中所創造出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勾勒出陜西特色的公益圖景。
數字賦能聚暖流
創新募捐開新局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公益領域的今天,渭南市臨渭區持續募資融合創建,扶助村社老人紓困解難。
“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募集資金6179.74萬元,設立長期助學、助醫、助困慈善基金1300萬元,網捐共募資3811.54萬元?!迸R渭區慈善協會會長周新民介紹,臨渭區慈善協會、區民政局先后投入創建資金298萬元,提升改造了農村互助幸福院老人入住條件。
神木市拓展善源,構建大愛樞紐平臺,在助力社會基層治理、促進共同富裕、弘揚慈善文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我們充分發揮百強縣(市)優勢,引導有情懷、有意向的企業和個人參與慈善,2024年爭取政府購買服務資助大學生???42萬元,網絡籌集善款2934萬元,先后設立多項冠名基金會,籌募善款2.54億元?!鄙衲臼写壬茀f會會長王知學說。
此外,鎮安縣聚焦網絡募捐,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動員,協會全員包鎮、包校、包大戶,并進行全員培訓?!?024年,我們網絡公益籌款3497萬元,創歷史新高。”鎮安縣慈善協會會長陳正斌說。
嵐皋縣慈善協會在“村BA”現場舉行慈善募捐晚會活動,募集慈善捐款捐物價值808.28萬元?!拔覀冇“l了《嵐皋縣促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倡導慈善互助精神,2024年累計募集各類善款898.78萬元。”嵐皋縣慈善協會會長邱仕君說。
幸福家園連阡陌
蘇陜聯建樹標桿
延川與江陰的“聯建”模式引發熱議。
在慈善幸福家園創建中,延安市延川縣利用蘇陜合作發展機遇,與江蘇省江陰市聯合打造澄延幸福家園示范樣板,重點抓好募設村社互助金,辦好關愛中心,創立村社群眾、鄉賢自籌一點,在外工作的干部、職工奉獻一點,愛心企業、人士捐贈一點的互助金籌措模式。
“2024年,我們新建28個幸福家園,其中江陰市捐贈款物價值70.5萬元。當前全縣共建成慈善幸福家園68個,入園老人3604人,幸福家園開灶辦伙正常運行?!毖哟h慈善協會會長高風蘭分享說。
臨渭區則用“四個一點”(慈善幸福家園運營費采取民政和慈善組織扶持一點,在外職工和村民捐贈一點,村委村自籌一點,就餐老人支付一點)籌措慈善幸福家園運營經費,重點抓住互聯網慈善公益眾籌活動,近3年線上發起“臨渭區共建幸福家園”“幸福家園愛心餐”兩個項目,網絡籌款1515萬元,多途徑籌措互助金為幸福家園可持續運營提供支撐。
“孝義鎮金灘村利用集體經濟收入累計投入120萬元建成村養老院,后續每年投入4萬元用于日常運營,把農村互助幸福院與慈善幸福家園融合,成立村級慈善工作站,實行‘四個一點’籌資模式,實現了可持續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敝苄旅窠榻B說。
銅川市以“五個一”(建立一個慈善工作站、募設一支村(社區)互助金、創辦一個慈善關愛中心、建立一個慈善公約、組建一支慈善志愿服務隊)為抓手全力推進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建設,各鎮、街道辦事處和行政村,城鎮社區都建立了慈善工作站?!瓣悹t鎮雙碑村在實施慈善幸福家園過程中,創辦了‘婆媳澡堂’,村里有固定工作人員實行‘坐班制’,確保凡有老人來洗澡,澡堂全天候有人堅守,促進了農村家庭和諧,有效推動了文明鄉風建設?!便~川市印臺區慈善暨扶貧協會會長薛秦生分享說。
童心種善育棟梁
校本課程潤無聲
“同學們,這本教材里的每個故事都發生在咱們臨渭。”大屏幕上的《慈善讀本》課堂實錄,展現著全國首創的校本課程實踐,這是臨渭區各個學校常見的場景。
近年來,臨渭區將慈善教育納入教學計劃、課時安排、課堂教學、校本研修、職責要求、考核評比,將慈善教育活動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結合,形成校園慈善文化元素,形式多樣化、活動常態化。
“我們將《慈善讀本》作為課堂教學的活動抓手,確保每學年十課時,并申請教育部小學《慈善讀本》二次開發成功,為全國首創?!敝苄旅窠榻B,當前臨渭區累計投入教育活動1380多萬元,實施城鄉慈善教育共同體,促進均衡發展。許多學校制定了將慈心善行融入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每月開慈善主題班會、年度發布“善行積分榜”、校園舉行慈善義賣等,將抽象的慈善理念轉化為可觸可感可做的慈善行動。
三級聯動織密網
陽光慈善惠萬家
新城區位于西安市城區東北部,是全省重要的行政中心。為打造和諧的幸福家園,西安市新城區成立了由區民政局和區慈善會組成的慈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街道、社區設立慈善工作站的區、街、社區三級工作機制,確立了每周三工作例會和街道、社區慈善工作站工作月報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我們推動慈善幸福家園與社區養老服務站、日間照料中心等現有服務設施的融合建設,打造了‘飯大爺’老年餐廳等品牌項目。當前,全區21個‘飯大爺’老年餐廳累計服務老年人就餐達500余萬人次。”西安市新城區慈善會常務副會長沈瑞瑾介紹說。
扶風縣堅持三級聯動,凝聚工作合力,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抓慈善幸福家園創建工作,提要求,壓責任。縣慈善協會具體督促指導創建工作,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親臨一線協同解決突出問題,黨支部書記具體負責抓好創建工作,形成了三級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有力推動了慈善幸福家園的創建工作。
“截至2024年底,全縣已創建慈善幸福家園村社82個,籌集村社互助金862萬元?!狈鲲L縣慈善協會會長董東生說。
三原縣慈善協會成立于2006年,是省內成立較早的縣級慈善組織之一。三原縣創新“黨建+慈善”模式,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慈善法為基礎,編撰了兩萬余字的《工作制度》,并定期公開財務報告,全力打造“陽光慈善”。
“我們通過典型示范、媒體聯動、活動賦能,當前已建成26個愛心活動基地,159支6800余人志愿者隊伍,涵蓋全縣各行業、各領域、各年齡段?!比h慈善協會會長劉新軍說。
勉縣把慈善事業納入了縣上養老的整體發展規劃,與各項工作同步發展,設立了“沔水慈善獎”,激發愛心企業、人士的捐贈熱情。同時,縣慈善協會與縣民政局共同下發《關于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互助幸福院與慈善幸福家園融合建設運營的通知》,形成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目標同向,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慈善募捐資質和網絡募捐平臺,與民政共同發展慈善養老事業,從而使慈善幸福家園的資金得到保障和穩步發展?!澳壳?,我縣慈善幸福家園運營正常,累計投入款物價值674.74萬元,為12000多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務?!泵憧h慈善協會會長呂安寧說。
窗外春意漸濃,會場內思想碰撞。從數字賦能到文化深耕,從機制創新到跨界融合,市、縣慈善協會的會長用實踐回答新時代的“公益之問”。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表示,這些經驗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全省各級慈善協會要借鑒典型經驗,轉觀念、促提升,扎實工作、奮發作為,為推動陜西省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續 佳 曉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