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日前,廣西南寧市隆安縣喬建鎮儒浩村慈善愛心食堂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廣西慈善聯合總會實施的老年助餐服務工程取得新進展。這座受益于“智能烹飪設備+生鮮速凍食品+數字化服務平臺”創新模式的愛心食堂,為該村428名老人提供每餐僅需3元-4元的惠民餐飲服務,開業當天即供應米飯、云吞、餃子等多品類餐食,吸引了眾多老人前來體驗。
圖為南寧市隆安縣喬建鎮儒浩村慈善愛心食堂啟動儀式現場
據廣西慈善聯合總會負責人介紹,儒浩村項目獲得了“愛心助餐專項基金”32252元建設運營支持,資金重點投向食堂改造、智能設備采購及食材補給。值得關注的是,該村每年還將從集體經濟中劃撥25000元專項資金用于老人就餐補貼,形成“慈善基金+集體經濟”的雙軌保障機制。這種多方資金協同模式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確保服務可持續性。
作為落實國家老年助餐服務部署的重要實踐,廣西慈善聯合總會·愛心助餐專項基金自2023年啟動以來,重點面向農村、邊境、革命老區及城市社區三類區域布局。截至今年4月底,全區已建成73家慈善愛心食堂,網絡覆蓋13個地級市,累計服務突破2萬人次。項目建設注重科技賦能,引入智能烹飪系統,通過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生鮮速凍食材,配合數字化服務平臺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我們正在探索可持續的慈善助餐新模式?!表椖控撠熑吮硎?,下一步將通過深化與公益組織、愛心企業的合作,構建“慈善資源+商業運營+政府支持”的復合型保障體系。預計到2026年底,全區慈善愛心食堂將達到150家,形成覆蓋廣泛、運轉高效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目前,專項基金已啟動新一輪社會募捐,重點支持邊境地區助餐點建設,切實解決特殊區域老年群體“吃飯難”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廣西的創新實踐為破解養老助餐難題提供了新思路。通過科技手段降本增效、依托慈善力量整合資源、發動社會多元參與的“三位一體”模式,既保障了服務質量,又實現了服務的可持續發展。(許佳洲)